《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》这一全新标准即将出台,给市场吹来一阵清新的风;在各种红木家具展会上,参观者非常踊跃。然而,在终端销售市场却遭遇了“寒流”:各大卖场看的人多买的人少,企业的销售额呈下降态势,企业自许的天价“珍品”家具更是乏人问津。我们仍能感受到“种”在百姓心底的深深的红木情结,那么红木家具缘何叫好难叫座?笔者认为,目前市场上有三大问题亟待解决。
问题一:天价“品”
镜中花水中月
一套交趾黄檀的卧房家具标价近百万元,即使打折下来也需要40万元以上,目前红木家具市场的售价的确高得离谱。当然,企业有他们自己的解释:红木家具就是品,品就应该高价,珍稀原材、传统手工技艺、文化内涵让它的价值具有不可复制性。更何况,市场上的有钱人是此类家具的主流消费群体,他们只买贵的不买对的。
事实上,现在市场上的绝大部分高价红木家具根本谈不上“品”。除了具备“高身价”的显著特质外,品牌历史、产品底蕴、独到设计、精湛工艺、工匠精神等品不可或缺的因素难以体现。更有相当部分企业认为家具就应该是满地雕刻、繁缛不堪,这与传统东方美学与时代审美潮流背道而驰。不是品,却要强求品的身价,只能得逞一时。
恰似镜中花水中月,红木家具的“梦”该到梦醒时分了。
解决办法:主动放下身段,仅赚取合理的利润,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。名佳红木推出了红木回购、特价淘宝会、藏品拍卖会等活动,就是让终端客户决定产品的实际价值,由于一心为消费者着想效果十分显著。如此看来,市场的刚性需求一直存在,关键取决于企业用怎样的心态来对待消费者。
问题二:期待唤回“工匠精神”
为了追求器物完美而不惜人工、美材的“工匠精神”,长期以来被视为传统红木家具最值得信赖的密码。近年来,随着企业产能的扩张,“工匠精神”被逐渐淡忘,他们习惯以小料拼接后上深色,通过机器满雕来掩饰木材、工艺的瑕疵,使用若干年后都会“真相毕露”。更有甚者,连最基本的制作工序都能省就省:木材烘干流程被忽略,由于水分蒸发不彻底制成家具后发生收缩、爆裂;榫卯制作偷工减料,严重影响家具的牢度。
解决办法:产能扩张在市场火爆时能让企业赚到更多的钱,但决不能以牺牲品质为代价。控制规模,强化工艺与标准化流程,力求每一件作品外形精美、工艺精到,成为的艺术珍品。唯有如此,才能展现“工匠精神”。如桑马红木掌舵人王佩君资金雄厚工厂规模却不大,他谦称只想做精品工坊:桑马存储大量黄花梨、小叶紫檀、大红酸枝原材,通直料大多靠自然风干,更有相当部分能制成独板;以无以复制的珍材为基础,加工精度由毫米提至0.1毫米,实现榫的五个面与卯的五个面必须“面面相贴”;融入现代美学思想、透视和人体工学,将对美的追求贯穿于整个流程。
问题三:满城尽演“古装戏”
漠视当代生活使用功能而盲目仿古,导致红木家具市场的异化。相当部分生产企业买来几本画册后依葫芦画瓢,仿制出大量的“新古董”,美其名曰文化回归。且不说绝大部分都是粗制滥造的复制品,就算是精品也只能作为古装戏的道具,只可惜白白浪费了珍惜资源。
之所以出现这一“异化”现象,是市场盲目追捧惹的祸,他们将红木家具与传统家具画上了等号,不仿古反而成为红木家具“不伦不类”的另类。笔者认识好几位知名红木家具企业的董事长,他们甚至要求红木家具上的图案必须是古代名家的原作,并将其称为“家具创新”:“唐寅、仇英的名作价值连城,人们买不到真迹买我的家具也能求达同样效果。”
解决办法:紧跟生活潮流,打造当代精品。明式家具以文人美学指导工匠打造“含蓄中见风雅”的意境,成就了江南儒匠的绝代风韵;清式家具洋为中用慕新异,反映出皇宫贵胄对“取其精华,为我所用”的自信与大气;古人的创新流芳百世,因为他们掌握了生活的真谛。生活的脚步永不停息,中国红木家具的演进史必然紧跟时代生活潮流,前人的创新业已成为今日的经典,当下我们的创新亦将成为百年后的经典。
(作者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工艺设计分会理事)